江苏中远海运特种装备制造生产车间,工人正在进行LNC罐箱生产。资料图片
1.敢为人先,跑出经济发展“加速度”
春江水暖。2022年岁末,江苏多个城市纷纷包机出国,带领招商团队和企业赴海外维护客户、争取订单。
一则则看似简短的信息,道不尽满载而归的喜悦之情——
12月5日,徐州组织4家外贸企业赴境外参加“中东迪拜五大行业展”,对接客商160余家,达成意向成交额260万美元;12月7日,南通64家企业参加2022日本东京亚洲纺织成衣展冬展,最终达成意向成交金额2亿元;12月9日,苏州赴欧经贸团30个招商小分队达成意向投资59.54亿美元,随行的外贸企业揽回订单约30亿元。
“赴海外招商引资拓市场,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项目和订单,还有继续扩大‘走出去’的强烈信心。”江苏长江纸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顾丽感受颇深。欧洲之行她的公司拿到约1500万美元订单,远超预期,其中有1/3的订单来自新客户。
敢为人先,是刻在江苏人骨子里的先天基因。面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江苏各地在产业主赛道上彰显特色,实现优势互补、差异化发展。
地处江苏最北端的连云港,发力建设“一带一路”强支点。万吨级泊位已超70个,85条港口航线覆盖波斯湾、南非等地,串接起20条海铁联运通道及苏鲁豫皖内河港口。
一连串喜人的消息从四面八方传来。常州瞄准新能源汽车赛道,前瞻布局动力电池领域全产业链,涵盖电池材料等31个关键环节,新能源领域产值超5000亿元。扬州2022年百亿级重特大项目签约已达8个,超过此前十年的总和。建市只有短短26年的宿迁,全市经济总量由最初的全国第146位跃升至第75位,成为江苏乃至长三角地区发展速度最快、综合实力提升最明显的地级市之一。
江苏无锡一家企业的电动汽车生产线。资料图片
2.补链强链,打造“搬不走、压不垮、拆不散”的产业集群
2022年10月16日,党的二十大开幕前,党的二十大代表、江苏省昆山市委书记周伟亮相“党代表通道”。当有记者问及:“外界一直有外资撤离中国的言论,作为中国利用外资比较集中的地方,昆山是否遇到了类似现象?”周伟微笑着和记者分享了一个故事:“一家知名的光电企业,在2013年投资昆山13亿美元的基础上,新近又追加18亿美元的投资,持续增资昆山。”周伟还透露,今年8月,昆山已经提前4个月完成外资到账的全年目标任务。
在国际贸易和投资增长普遍乏力的当下,昆山为何有如此亮眼的表现?昆山给出的答案是,“产业链优势就是最大的底气。”
多年来,江苏坚守实体经济,把制造业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根基,举全省之力打造一批“搬不走、压不垮、拆不散”的产业集群。
作为全国典型的老工业基地和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强市是徐州发展的核心词。卡特、徐工等龙头企业发展迅猛,利勃海尔等名企纷纷布局徐州,这里正逐步构建起完备的“主机—零部件—后道服务”全链条协作关系。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专注于市场细分领域,是强链固链补链的重要一环。2022年,围绕16个先进制造业集群确定的重点领域和50条重点产业链的关键环节,江苏率先探索建立了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的梯度培育体系。
南京市在全国率先出台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参加政府采购的落地政策,对专精特新中的小微企业给予20%的价格抵扣,推动创新型企业厚积成势。无锡列出引进8000家科技型企业的发展目标,在全国多地建立了30多个科创飞地,投入30多亿元建立科创载体,供人才团队拎包入住。
近期,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了45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其中江苏占10席,涵盖软件信息、船舶、新材料、医药等重点产业。这些集群正成为驱动江苏制造由大变强的澎湃力量。
江苏苏州工业园区月亮湾全景。张倩摄/光明图片
3.集聚资源,创新活力奔涌不息
在近期召开的江苏省委十四届三次全会上,江苏省明确支持南京建设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韩立明说,南京要拥抱创新经济,更加突出前沿技术创新,奋力打造全国重要的区域创新高地和人才高地。
2022年,南京紫金山未来网络实验室发布全球首个“广域确定性网络系统”。该系统能为工业、无人驾驶、远程医疗等经济社会新场景提供定制网络服务。
近年来,江苏以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为突破口,不断提升产业集群创新水平,涌现出一批国际领跑或并跑的先进技术。在问天实验舱里,35款数万只(套)关键核心元器件来自中国电科第55研究所;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上,应用了江苏多家高校院所提供的配套技术;卡塔尔世界杯足球赛,从足球到电力工程到基建,江苏制造元素无处不在……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直径约10厘米、厚度只有0.35毫米……近日,在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苏州),记者见到仅三张A4纸厚度的碳化硅晶片。“这是第三代半导体的关键核心材料之一,看着不起眼,却是个实打实的节能高手。我们正在进行联合攻关,用它为新能源汽车打造国产‘功率芯’。”江苏第三代半导体研究院院长徐科介绍。
创新让企业向纵深扎根,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则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2022年岁末,在江苏智建美住智能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智美云工厂生产车间内,建筑模板正在快速组装成型等待发货。“2022年四季度,我们又接连收获了三笔优质订单,价值4000多万元!”企业运营总监李松歌告诉记者。
在企业心无旁骛抓发展的背后,一套惠企“组合拳”紧紧跟随。“当前,我们瞄准企业发展的难点和堵点问题,一方面,充分释放‘退、免、减、缓、降’等各项政策叠加效应,切实减轻企业税费负担;另一方面,积极帮助企业用好密集出台的金融政策,推动金融活水持续涌向企业发展的关键环节。”江阴市常务副市长王琪介绍道。
2022年,江苏先后出台“苏政40条”“助企纾困22条”等政策措施,极大地激发了各类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临近春节,江苏各地用“真金白银”助力企业稳生产稳就业。盐城市大丰区出台激励措施,对符合条件的规上制造业企业,按企业当月参加社保职工每人500元到1000元的标准进行奖补,单个企业奖补金额封顶50万元,助力经济“开门红”。
创新活力在江苏大地奔涌不息。数据显示,我国15.1%的领跑技术分布在江苏,1/5的高技术产品出口来自“江苏制造”。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征途中,江苏儿女向着“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大踏步前进。
《光明日报》( 2023年01月11日 05版)
转运珠卖断货,“跟抢大白菜一样”!节前掀起买金热******
中新经纬1月18日电 (李自曼)“这买金子跟抢大白菜似的!想看个样式都看不了!”在北京西城区菜百首饰,一位几次三番想要挤进黄金首饰柜台前方的顾客感叹道。
近日,中新经纬走访北京多家商场发现,临近春节,黄金饰品走俏,黄金饰品柜台人头攒动。菜百首饰销售人员表示,客流量比平时多5倍。
数据显示,截至1月17日,千足金每克单价较2022年12月末上涨超5%;千足金黄金饰品价格较投资类黄金,每克高出百元以上的价格。
尽管如此,众多消费者还是选择在春节前购买黄金饰品。其中,黄金手镯、兔年转运珠备受消费者追捧。
黄金饰品比投资金条更受欢迎
“昨天晚上商场差点儿没关上门,我们正常是晚上8点30分闭店,但是到9点,店内还有很多顾客。”北京西城区菜百首饰的安保人员对前来询问营业时间的消费者表示。
1月14日,中新经纬来到北京西城区菜百首饰发现,多个柜台被围得里三层外三层。一个销售人员,需要同时要面对5到6个客户的咨询。
在北京工作的樊女士准备给妈妈买一些黄金首饰,作为新年礼物。樊女士表示:“疫情之后,我已经三年没有回家过年了。妈妈一直喜欢黄金首饰,所以准备来挑挑款式。不过,我真没想到这么多人,等了半个多小时,售货员也没顾上理我。”
中新经纬了解到,1月14日菜百黄金价格分别为,足金529元/克、千足金535元/克、黄金摆件548元/克、投资类黄金价格为417.9元/克。千足金与投资类黄金的每克差价为117.1元。
从当天该商场的客流情况看,黄金饰品比投资类黄金产品更受消费者欢迎。
根据世界黄金协会数据,2022年前三季度,全球黄金消费量达到3386.5吨,同比增加了17.9%,这一数字已恢复至2019年疫情爆发前水平。需求增长主要受益于金饰消费回暖、金条和金币投资需求增加以及全球央行购金量的创纪录增长。作为全球金饰主要消费国,中国第三季度的金饰消费出现明显增长。
面对超百元的价差,为什么选择购买黄金饰品,而不是买金条等投资类黄金?中新经纬在现场采访了几位消费者。
在北京工作的陈先生表示:“黄金价格确实相比前两年有所上涨,但我感觉还会再涨,一时间很难降价。买黄金就要‘买涨不买跌’!尽管黄金首饰的价格较高,但它在保值的同时还能满足日常佩戴需求。买了金条只能放着,而且我之前已经囤过了金条了。”
家住北京西城区的刘女士表示:“虽然黄金饰品价格确实较贵,但是今年买黄金饰品可以用北京市西城区消费券,也算是有一定的优惠折扣吧。春节临近,戴黄金首饰也算应景,图个喜庆、吉祥。买投资类黄金的话,预算有限,感觉买的少没太大意义。”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告诉中新经纬,投资和消费面向不同需求的市场。消费者买黄金饰品是为了佩戴和赠送。黄金饰品的溢价包含的是艺术价值。所以,饰品不是专为保值,饰品的价值本来就比投资金更高。老百姓购买黄金饰品会关注保值功能,但谁也不会为了保值去投资黄金饰品。
盘和林进一步表示,黄金价格主要看通胀率,而通胀率和货币政策息息相关。个人认为,2023年美联储加息将趋缓甚至逆转。所以,黄金有可能因为新一轮政策宽松,而步入上涨通道。当然,这里讲的黄金价格是相对于美元,而人民币升值会对冲一部分黄金涨幅,但总体还是涨的。
金手镯和转运珠成“顶流”
“结婚好多年,一直想买金镯子。前两年受疫情影响一直不敢出门,今年放开后终于能出门了,也算是‘报复性’消费吧!邻居们都出京玩,我们就买买首饰,既满足心愿,还能保值。”张女士告诉中新经纬。
中新经纬发现,各商场内相比其他柜台,黄金手镯和转运珠的消费者相对较多。
一位销售人员告诉中新经纬,一般情况下,一只实心千足金成年人黄金手镯重量在25克到50克之间,30克左右的佩戴效果最佳,不至于看起来太细,重量也不会太重。婚庆用的黄金手镯、古法黄金手镯个别的会重达70-80克甚至以上,消费者购买这类手镯,多用来保值。如果手镯采用的是硬金工艺,消费者可以在12克至28克之间选择,这类手镯硬度高,不易磨损。
按照销售人员的介绍,中新经纬算了一笔账。按照535元/克的单价计算,购买一只30克的黄金手镯,需要16050元。对于收入有限的人,买一只黄金手镯还是会有一定压力。
根据国家统计局编著出版的《中国统计年鉴2022》显示,2021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106837元。这意味着,买一只30克的黄金手镯,或花费普通消费者近两个月的工资收入。
如此高的价格,让很多年轻人对黄金手镯望而却步。相比黄金手镯的柜台,关注转运珠的消费者中多了许多年轻面孔。
“买颗转运珠,排队1小时,人都被挤成五花肉了!”计划给母亲购置兔年本命年礼物的常先生感叹道。
在业内看来,转运珠形制上的多元化、搭配组合的灵活性以及单个克重较小,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大家买黄金的门槛,提升了黄金对多年龄层的吸引力。
中新经纬注意到,目前市场上的转运珠,已不再局限于圆珠型,已经有各类生肖、卡通人物、爱心、花朵等形状,部分转运珠上还会搭配“财”“福”“吉”等表示祝福的字词。
临近兔年春节,兔子形状的转运珠颇受欢迎。消费者可以直接购买已经由品牌制作好的转运珠手链,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单独购买转运珠和编织绳。其中,由品牌制作好的转运珠手链一口价售卖,不按黄金克重计价。消费者自行挑选转运珠样式和个数的,则按黄金克数计价。
值得注意的是,1月14日,转运珠每克单价比黄金手镯贵。1月14日,菜百首饰黄金手镯的单价为535元/克,转运珠单价为570元/克。
为什么黄金转运珠的价格比黄金手镯的价格还贵?销售人员对消费者解释称,价格主要贵在工艺上。因为转运珠采用的多为3D硬金工艺,这种工艺在不改变黄金纯度的情况下,将黄金的硬度提升3到6倍,能有效克服黄金饰品硬度低、易磨损、不易保持细致花纹的缺点。
中新经纬发现,截至1月16日晚,北京西城区菜百首饰部分兔型转运珠已经出现断货情况,1.2克以下的兔型转运珠所剩不多。
除当做礼物送人,不少年轻消费者主要是自己佩戴,除讲究款式流行度外,他们在购买时候还会关注珠子的颗数以及属相之间是否相合。
90后消费者王女士表示:“讲究这么多,其实也只是把它当成美好希望的寄托。如果在好看的基础上还有美好的寓意,这样的首饰带着不是更舒心、踏实吗?”
全球央行抢购黄金
普通消费者对黄金的消费热情上涨,全球央行也纷纷抢购黄金。
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11月至12月末,中国人民银行三年未购黄金之后,两个月连续增持黄金,共增持200万盎司,对应增持黄金购入金额超250亿人民币。截至2022年12月末,中国黄金储量为6464万盎司。
在全球范围内,自2022年下半年以来,多国央行增持黄金。根据世界黄金协会数据,2022年第三季度,全球央行买入近400吨黄金,创2000年有季度数据以来新高。
光大证券研报指出,从货币政策看,2022年12月美联储加息放缓,预计2023年3月或停止加息,历史经验表明,美债利率多提前于美联储加息终点回落。多因素共同作用,实际利率已步入下行通道,带动黄金价格上涨。同时,美元作为黄金的计价货币,对黄金价格形成“尺度效应”,2023年美元强势基础或将转弱,对黄金价格的压制放缓;从资产配置视角看,从加息结束到降息周期,黄金均是优势资产。
展望2023年,世界黄金协会认为,放开对经济复苏和黄金需求的提振来说是个好兆头;除疫情相关限制解除之外,黄金需求还可能会受益于政府为刺激消费所做的努力。这些因素的叠加,有望助力中国黄金需求在2023年实现回升,但挑战依然存在。
(更多报道线索,请联系本文作者李自曼:liziman@chinanews.com.cn)(中新经纬APP)
(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以其它方式使用。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